首页 > 学术 > 美术知识
人体摄影技法讲座16

人体摄影技法讲座16

作品:窗前的琳达 用途:个人委托 模特: 琳达 相机:尼康FM2 镜头:24-50mm 光源: 窗外自然光加钨丝灯补光 曝光组合:f3.5 1/30s   人体摄影要根据其不同的风格选择不同的环...

人体摄影技法讲座15

人体摄影技法讲座15

人体摄影技法讲座(八) —— 环境的选择 作品:温泉spa 用途:spa温泉宣传 模特: 晓晴 相机:宾得6×7 镜头:105mm 光源: 午后日光加反光板 曝光组合:f8 1/60s...

人体摄影技法讲座14

人体摄影技法讲座14

作品:戴金属项链的Mary 用途:个人宣传 模特:Mary 相机:尼康FM2 镜头:85mm 光源:闪光灯 曝光组合: f8 1/60s 饰品: 金属链及金属手镯作品:戴金属项链的Mary 用途:个人宣传 模特:M...

人体摄影技法讲座13

人体摄影技法讲座13

人体摄影技法讲座(七) —— 饰物的运用作品:热情与冷静之间 用途: 个人宣传 模特: 茜茜 相机: 尼康D100 镜头: 60mm 光源: 自制冷光源 曝光组合: f2.8...

人体摄影技法讲座12

人体摄影技法讲座12

作品:日常生活一瞥 用途:个人宣传 模特:Mary 相机:尼康FM2 镜头:90mm 光源:闪光灯 曝光组合: f8、1/60秒 饰品: 健身背心   一件普通背心中规中矩的穿在一个女孩身上,普通...

过半年节

过半年节

过半年节   六月初一俗称“过半年”、“小年下”。旧时,商号店铺于该日犒赏职工,摆酒宴吃喝以酬其劳,并放假一日。境内至今尚有“有钱难买五月...

花姑节

花姑节

  花姑节      农历正月二十八日为“花姑节”,是高唐县独有的传统节日。据传,过去有位叫花姑的女子,从南方来高唐定居,教人们植棉、纺线、织布,使高唐人丰衣...

花姑节

花姑节

扫帚生日  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,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,否则会扫走运气、破财,而把“扫帚星”引来,招致霉运。假使非要扫地不可,须从外头扫到里边。这一天也不能...

画米囤

画米囤

  画米囤 又称“画囤子”等。汉族民间岁时旧俗。流行于安徽、江苏等地。每年除夕举行(在安徽,通常在二月初二)。以石灰粉在院内空地上画上粮囤、戟矢或元宝的外...

素祖

素祖

   “素祖”是纳西族传统的结婚仪式,又称“抱麻抱”。纳西人认为,每个人有自己的生命神--素神。素神即供养在每个家庭的素篓里。举行这个仪式时,在东...

寿礼

寿礼

  寿桃 一般用米面粉或麦面粉制成,假如寿诞逢时,也有用鲜桃者。寿桃由家人置备,或由亲友馈赠。庆寿时,陈于寿堂几案上,九桃相叠为一盘,三盘并列。寿桃之说,起源很早。《 神异经...

打发伞

打发伞

  【简介】 ●打发伞是苗族婚姻习俗。流行于川东彭水县等地。婚后的第一个端午节,女婿、女儿去丈人家,丈人家要买两把伞作为打发。新娘在回婆家的路上,不管天晴下雨或阴天...

彝族风俗习惯

彝族风俗习惯

    广西彝族服饰:男子多为黑色窄袖、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脚长裤,也有的穿小裤脚长裤;女子多为白衣黑裤,也有的穿镶边或绣花右衽上衣和多褶长裙,有围腰和腰带,缠包头,脚扎三...

回族风俗习惯

回族风俗习惯

服饰、饮食等生活习俗深受伊斯兰教影响。回族服饰:一般与汉族服饰相同,只在举行宗教仪式时中年以上的男子戴白色小帽,穿白衬衣、黑坎肩;妇女戴黑白或绿色的盖头,老年妇女爱穿...

福州传统文化

福州传统文化

【十番】又名"十番锣鼓"。福州民间音乐。系若干曲牌与锣鼓段连缀而成的一种套曲,由民间龙灯舞演变发展而来。演奏乐器有狼串(与朝鲜鼓相似)、大小鼓、大小钹、笛、逗管、...

侗族林王节

侗族林王节

  我国许多地区都兴五月五日过端午节吃粽粑,为的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。然而也有例外,贵州景屏县的寨母一带的侗家,就是六月辰日吃粽粑,为的是纪念当地的一个侗族农民起...

纳西族火把节

纳西族火把节

  从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起,纳西人按古规一连要过三天的火把节,点三个晚上的火把。每天门前要点一支柱子般又粗又大的大火把,寨子里的青年们个个拿着又细又长的小火把,沿着田...

擀毡歌

擀毡歌

裕固族民间劳动歌的一种,流行于甘肃省。擀毡是两人以上的集体劳动,劳动时用歌声统一动作,调剂情绪,也用来计算擀的次数。以数字为词,曲调短小,热烈红火,常作即兴性的自由发展。...

正月十五

正月十五

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,新春期间的节日活动也将在这一天达到一个高潮。元宵之夜,大街小巷张灯结彩,人们点起万盏花灯,携亲伴友出门赏月亮、逛花市、放焰火,载歌载...

礼歌会

礼歌会

  瑶族交际风俗。流行于文本金秀瑶族自治县。谁家有客来,告知“歌头”。晚饭后,人们在冖歌堂燃起篝火,敲锣打鼓到客人住家口唱起“邀请歌”。客人应邀...

擂台戏

擂台戏

  也叫“擂台会”。土族节日风俗。流行于青海互助一带。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威远镇举行。当地原有打擂比武活动,后演变成唱戏、喝花儿,称为“擂台戏”...

烧八寺香

烧八寺香

  民国时期,八月初八嘉兴大批农民(以中年以上妇女为多)进城烧“八寺香”。八寺者:楞严寺、精严寺、祥符寺、天宁寺、报忠寺、金明寺、东塔寺、茶禅寺。另有加烧...

背花鼓

背花鼓

  “背花鼓”流传于渭南地区华县下庙乡,因表演时鼓手身后背一个扇形花架而得名。又因鼓手击鼓时双脚不停左右横移,有稍微蹦跳之感,故又称“踏鼓”或&...

吃五豆

吃五豆

  吃五豆   每年交上腊月,年的气味就来到了。农历腊月初五日,家家户户吃“五豆”,这是几千年来流传的风俗。所谓吃“五豆”,就是吃用五样豆子熬成...

落花洞女

落花洞女

落花洞女 湘西的“落花洞女”则是部落中有一些未婚的女子,能将树叶哭下来;到山洞不吃不喝,几天不死,回来后也不饮不吃,几天后就死去。部落人们认为她去和树神、井...

出海观春

出海观春

这是西安市长安区一种古老传统的社火芯子表演,巨龙腾飞,观众如海如潮,声势浩荡,一派太平盛世景气。其巨龙做工精细,制作难度较大,现已不多见。...

打醋炭

打醋炭

  打醋炭   一种独特的陕西习俗,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,再浇上醋。“打醋炭”要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进行,意为驱邪,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的办法。...

元宵闹夜

元宵闹夜

闽东畲族传统民族节日活动项目。流行于宁德市南山一带畲村。每年元宵这一天,凡这一年中办过喜庆事的人家,如婚嫁、添丁、寿辰、建房等,男的要预备三斤半装的好酒两瓶,女的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