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中国名家 > 书法家

王学仲 - 注重“专工” 不尚“博涉”——佟韦

2022-03-11 17:40:24
王学仲

艺术名家:王学仲

所属分类:书法家

官方网址:https://www.meishu.com/baike/1/d/4576.html

进入官网 百科认领

美术家推荐创建我的百科

人物简介

 王学仲,笔名夜泊,晚号黾翁,1925年生于山东省滕州市。1942年,王学仲入北京京华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,后在地方 美术学院受业于当代绘画大师徐悲鸿等先生。1953年起在天津大学任教至今。多年来,他不仅创作了难以数计的国画、油画、书法、篆刻作品,出版了近百种诗歌、辞赋、散文、文论和书画作品集,并培养了1 大批在全国文学艺术界享有盛誉的弟子。王学仲生前为中国文联荣誉委员、中国书协顾问、天津文史研讨 馆名誉馆员、九三学社成员、天津市文联主席团成员、天津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、天津大学教授,王学仲艺术研讨 所名誉所长。王学仲书法功底深厚,善行草书,绘画以山水为主。2006年,在我国当代书法界的最高奖———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审上,王学仲以高票获得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毕生 成就奖。王学仲长时间 深入地继承了中国画的良好 传统,借鉴了西洋画的无益 东西,盲目 地将诗、书、画熔为1 炉,大胆革新,成功地开创了中国新文人画派,是1 个历史性的贡献。

王学仲从艺六十余年来,不断 有着坚定的艺术思想,正确的艺术理论和崇高的美学寻求 。他不断 主张诗文书画的创作和发展要做到“四我”和具有“四感”,即“根植于民族土壤,放眼于当代认识 。扬我国风、励我民魂,求我时尚,写我怀抱”和“文明 的厚重感,历史的沧桑感,诗人的苍凉感,艺术的高贵感”。

 

人物经历

 早年活动

王学仲先生的艺术誉满国内外,但他的成才经历却是艰辛而漫长的。1925年10月23日,王学仲出生在山东省滕州市宁家村1 个书香人家。5岁那年就跟着教书的父亲上学,开始学写毛笔字,不断 练到17岁,其中还到处拜师访友学习绘画。后来,王学仲考取了北平京华美术学院国画系,师从邱石冥、吴镜汀、容庚、齐白石黄宾虹等名师大家学习书画。 1946年夏天,中国书画名家徐悲鸿先生就任北平国立艺专校长。王学仲的才华得到了徐悲鸿先生的赏识,在徐先生的鼓励下,王学仲来到北平国立艺专深造。

在艺专重生 报到的那1 天,有几幅书诗画1 体的作品引发 了徐悲鸿校长的关注。徐校长就对大家笑着说:

“作者夜泊,他的诗、书、画看去有些'怪',合称‘三怪'如何?”。“夜泊”是王学仲的笔名。徐先生又转脸对王学仲说:“‘怪'字的含义有贬也有褒,‘扬州八怪’不也是‘怪’吗?你书画有1 些文人画趣味,但还要下深功夫,要有时代的足印,要有事物的特征,还要有艺术家个人的面貌”。

当时徐悲鸿亲自担任油画和国画的教学工作,王学仲有幸在课堂聆听他的教悔,课余时间也经常到徐先生的家去拜师求教。

有1 次,王学仲带着他本身 写的书法册页呈送给徐悲鸿先生指教。徐先生细心 审视以后 ,很是欣赏。他晓得 王学仲还有1 个名字叫“呼延夜泊”,当即挥笔在册页上题写道:“呼延生方在少年,其书得如是成就 ,秉赋不凡,盖由天授。方之古人,在唐则近于北海,宋则山谷,明则倪文正、王觉斯,而非赵董世俗之姿可相并论也”!

1953年7月毕业离校的那天早晨 ,徐悲鸿还特意画了1 幅《奔马图》赠给王学仲,并叮嘱他在艺术上要不断进取。

王学仲毕业后分配到天津大学任教,不断 工作到今天。其间他不但桃李满天下,而且他的诗文书画艺术也不断成熟发展。正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评价的那样“诗文书画,四美俱臻”!

日本讲学

王学仲的书画艺术在日本很有影响。1981年9月王学仲先生应邀到日本国立筑波大学讲学,开设的课程是大先生 、研讨 生的必修课《书法》和选修课《中国画》。由于王学仲在日本书画艺术界的影响,他在日本的1 些书画界朋友专门投资建设了“王学仲艺术研讨 所”。

王学仲在日本讲学时,在日本书画界结交了不少朋友,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

1982年除夕 ,师从王学仲的日本研讨 生松村1 德请他去歧玉县老家过新年。王先生1 下车,松村的父母双双叩头着地表示欢迎。除夕 清晨,松村夫人买了5 个纸条,请大家把各自内心的祈求写在纸上。王学仲先生慎重 地写上了“祝中日友谊长青”七个汉字,并将纸条虔诚地结扎在树枝上。事隔两年以后 ,松村1 德访华来拜见恩师时,王学仲问:“我挂的那个纸条,怕早被风雨打碎了吧?”松村笑着眨了眨眼说:“老师,你看我们三千日本青年又来到了中国,你的纸条和绿树会永久 长青的!”

日本个展

1983年7月,日本东京银座鸠居堂画廊举办了王学仲个人画展。展览中,王学仲先生接待了日本书画界元老西川宁、“前卫派”首领宇野雪村,美术评论家桑原住雄等。这些日本书画名家对王学仲的书法艺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。

然而令日本人民印象最深的是王学仲绘制的长5.9X4.4米的巨型壁画《四季繁荣图》。这是中日有关方面专门请王学仲先生绘制的。这幅巨型壁画于1983年7月28日日本东京上野火车站建站1 百周年、中日敌对 十周年、东京上野火车站和北京火车站结为敌对 车站两周年纪念日这1 天在日本东京上野火车站大厅揭彩。

这副壁画以中国泰山和日本富士山为背景,描绘出东京上野公园的四季美景。春天的“蝶舞樱花”,夏日的“鲤戏碧荷”,还有秋高气爽的“北雁红叶”和冬令雅静的“熊猫雪竹”。壁画还绘有上野驿站百年前的旧貌,百位穿着中服或和服的中日历史人物等等。画的地方 书写着1 首《上野驿站百年颂》的七绝诗,成为中日敌对 的见证和意味 。

 

艺术气节

 当很多艺术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方向时,王学仲却固守着他心中的1 块纯净的艺术圣地。曾有同行问他:“呼延老师,人家都画钱,你怎样 还画画呀?”他只是淡然1 笑:人各有志嘛!多年来,他向各大艺术馆、博物馆捐赠了收藏 的名人字画700余件。“我认为本身 是个纯粹的艺术工作者,名、权、利都不是我所寻求 的,我每时每日所不能忘情的就是艺术。”王学仲如是说,“我的大批作品,和 我收藏的大量作品,我认为捐给有关机构,用于馆藏展现 ,有益 于更多人观赏,这对于艺术的弘扬、发展是有更多好处的”。

“他终身 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,只是二心 教书育人,二心 吟诗作画。”王学仲儿媳徐小荣介绍说。2013年为王学仲在天津大学执教的第60个年头。“我在这里的教学不拘1 格,不给先生 以固定模式,以启发其个人的心灵智慧为旨归。”王学仲曾这样表述。在多年的教书育人中,他不仅教治学之道,还教做人之道。他再三叮嘱先生 静下心来,潜心做学问,切忌浮躁。“当时,先生身兼中国书协副主席等职,社会活动繁忙,但先生把他的时间调配得很好,不管 早晚,总是把他的渊博学问和书画心得循循善诱地传授给我们”刘珺说,“他教导我们必然 要把时间用在画画和学术研讨 上,要努力,要勤奋”。

在天津大学幽静、朴素的“黾园“中,王学仲先生创作出了许许多多的佳作,著作 了多部艺术专著,同时也培养出了1 批又1 批的先生 。

冯骥才回忆起王学仲先生,感慨道:“我20多岁的时候认识了王学仲先生,他那时已 是一名 非常出名的画家了。王学仲艺术研讨 所正式落成的时候,我来剪彩,那天是老舍的夫人胡絜青做的演讲。中国的艺术界需求 具有 巨人气质的人物来支持 ,王先生就是这样的人,他的离世是中国乃至世界艺术界的严重 损失。王先生有这样1 个艺术研讨 所,有很多先生 ,希望先生 们能够继承王先生的艺术、学术的精神,把先生未竟的事业继承上去 、发扬光大。“

 

艺术素养

 河南台记者在采访王学仲1992年9月15日中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先生给王学仲写信,向王先生敬求墨宝。王学仲慎重 地把本身 创作的《狂草赋》长卷,连同他的《夜泊画集》很快寄给了钱学森先生。钱学森写来了感谢信。信中说:“读先生《狂草赋》使我神思飞扬,如火箭升空,‘巡天遥看1 千河’矣!故先生所赠书法将为我余生中的精神食粮,受用不尽”。

王学仲曾获得世界和平文明 金奖、中国书法“兰亭”毕生 成就奖。山东省曲阜市、江苏徐州市铜山县、山东省滕州市建了三个王学仲艺术馆。

王学仲的名气愈来愈 大,可是他对名利看得很淡,在发展艺术方面他十分慷慨。他曾向有关艺术馆、博物馆捐赠收藏 和名贵字画700多件。他曾在山东滕州王学仲艺术馆开馆时捐献了家藏的石器、青铜器、古陶等文物和唐伯虎、郑板桥徐悲鸿等名人字画;1995年10月他又说服家人把祖传画像《敕牒家谱》和1 套十二件的唐代陶俑这些价值连城的文物捐献给了滕州艺术馆。滕州市拿出200万元人民币对他表示酬谢,但王学仲却分文不要。他说:“我没有收,没有收!好好建设艺术馆就行了。由于 我搞艺术不是为了钱,我觉得应当 把艺术看作是1 个人生最高的灵魂”!

王学仲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也十分关心,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书法艺术发展的活跃时期,有关书法的古代 化的辩论相当激烈,王学仲十分支持青年艺术家们对书法的创新探索。见图:这封信是吴静芳老师转请王学仲给当时的青年先生 阮云华的回信。从信的内容可看出王学仲对书法艺术的认真和做学问的严肃。看见王学仲的学问 和涵养。

艺术特色

 东学西行

王学仲书法欧风汉骨

浏览 王学仲也必须从他的文明 体系入手,这1 体系是以中学作为人文精神的主体,建立在中西平等的基础之上。这和他绝大部分生命时光处于1 种上升的历史时期关系很大。不管 何种细部的失误都无损新中国对於重新树立民族自决心 的帮助。在无所依傍中生存和发展当然比手捏美元要艰难困苦得多,同时也自尊和高贵得多。

王学仲先生在多种场合书写本身 的观念:“欧风汉骨,东学西行”。语句直白,直白是1 种才情,代表着自信。当我们审视先生的次要 创作成果山水画,可以看到,这1 观念得到了完全 的实践;这类 自信有着充分的理由。

作为诗人的王学仲带着诗化的感受来描绘笔下的山川,象王小波所指出的,诗化的感受无所不在,堂皇正大的诗化作品总带有叫人永难忘记 的感人韵律。在学仲先生的代表作品《汉家陵阙》中,空山无人,无树,崚嶒的石头肃穆庄严犬牙交错地簇拥成无语山峦,远山上隐隐绰绰1 星半点的汉家陵阙屹立于无语斜阳中。这是对英雄主义时代的追怀和留恋,端凝而略带伤感。空山无人,无树,然而却似有霍去病“匈奴不灭,何以家为”壮语的袅袅余音,有千军万马长嘶而过的背影,蹄下的滚滚烟尘尚未尘埃落定。这就不仅是伤感所能包容的了,或许 曹孟德短歌行的氛围更可作为相当的类比吧!悲而不颓,有激越沉雄的深厚情感孕藏其中,这就是王学仲高於普通 山水画家的地方,是诗人情怀的绘画化。我们来看近时杰出的山水画家,凡称得上绝世风流者无不诗情浓郁,傅抱石如李太白,绘事颇有“为我1 挥手,如听万壑松”的萧洒 气派;陆俨少近苏子瞻,云水流走中唱大江东去,往赤壁西来……这正是中国绘画所特有的神韵 ,和诗词书法构成和谐统1 的全体 ,永久 不能将其机械分离。

王学仲作品对王学仲的山水作品作1 次技术性的分解,他的技法也完全地体现了“欧风汉骨”这样的文明 主张,和齐白石流派的山水画家,比如齐本人和陈子庄不同,他的技法,不是在传统内部求变异,而庶几近于徐悲鸿的不分主次融合东西,作品中色彩的迭加甚或更近于西画技法,同时,也受到刘国松拓印技艺的启发,但所有的1 切,又构成 如此纯粹的传统氛围。这类 氛围,突破了数百年来的柔弱和谦退,是主流文明 ,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精神在绘画作品中的体现,是大汉精神的追思 和发扬,充溢着横槊赋诗,壮怀激烈的阳刚之美。这类 纯粹的大汉意境,1 方面在于本身 的诗人素质,使他具备大方向的控制力。另1 方面,分解到技法,不能不钦佩到他对书法理解能力的精深。摇摆 多姿,变化万千的线条使作品的中国精神得以凸现——正如我们所晓得 的,线或许 是绘画中中国滋味 最重要的元素。通过综合多变的技法表现纯之又纯的大汉精神、阳刚之美,正是王学仲得以侪身大匠行列的立身之本。

王学仲山水艺术的气质来源于他对汉文明 充盈把握后流露出的那份从容和定性,也在于他东西技法融而合之的均衡柔和。对于七十多岁的王学仲先生来说,绘画形态 较当中 青年山水画人更具进步性和个性,格高,有强烈而不事雕饰的自我存在。比拟 之下,他的花鸟人物可以讲是画得好,还达不到高贵的程度。

於王学仲而言,“欧风汉骨”风格的确立带来了“东学西行”的决心 ,他也确实实践了东学西行的理想。

“黾学学派”

 王学仲,既是“黾学学派”的创始人,又是“黾学”最好的践行者。他提出的学术主张,构成 了包含有哲学、美学、书学、文学、诗词学和绘画学的完全 而又科学的黾学学术体系,为古代 学术体系的构建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
王学仲,诗、文、书、画四绝,著作等身。他不仅是一名 诗文书画皆有建树的文明 学者,还是一名 具有独立见解和开拓精神的书画理论家、美学思想家。

他学养深厚、才华横溢;他淡泊名利、德艺双馨。从他的言行、著作、艺术创作上,处处体现着对中华民族传统文明 发展的特殊使命感和崇高责任感。虽然他的部分绘画与理论还不能被人们所理解,但他已 为继承、发展、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明 ,为中华民族优秀文明 走入世界文明 艺术之林,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黾学可以概括为:1 画、二合、三怪、四我、5 象、六学、七艺。

“1 画”就是文人画。文人画要以诗书画印为基础,倡导野逸美,表现其古朴自然、野趣雅谑的美学价值和人文精神。

“二合”是指意象合1 。书法意象非常重要。书法是笔墨艺术,它不仅仅是1 种线条的艺术,重要的是它渗透着书家哲性的思想。

“三怪”1 词源出徐悲鸿先生。先生称我诗书画“三怪”。黾学的美学基础是诗书画三位1 体。

“四我”是黾学的精神支柱。我提出“三自1 超”主张,即:发现自我,认识自我,轶出自我,超越时代。作为1 个书家或画家,不应当 停留在对自我的表现上,必须把“小我”与“超越时代”的“大我”联系在一同 ,与国家、时代、民族联系在一同 。

“5 象”即:表象、意象、气象、空象、色象。“5 象”把佛、道、儒三家的哲学观融合为1 体。

“六学”包括:文学、美学、文艺学、宗教学(经学)、哲学、历史学等。六学的理论基础是国学。

“七艺”即:绘画、书法、诗词、治印、雕塑、散文、小说等。

 

人物病逝

 中国当代国学大家、艺术大师王学仲于10月8日在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病院 病逝,享年88周岁。王学仲生前为中国文联荣誉委员、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、天津文史研讨 馆名誉馆员、九三学社成员、天津市文联主席团成员、天津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、天津大学教授、王学仲艺术研讨 所名誉所长。王学仲书法功底深厚,善行草书和 山水绘画。

王学仲笔名夜泊,晚号黾翁,1925年生于山东省滕州市。1942年,王学仲入北京京华美术学院国画系学习,后在地方 美术学院受业于当代绘画大师徐悲鸿等先生,自1953年起,在天津大学任教至今。

 

美术百科网信息声明创建我的百科

1、本站信息均来自于美术家自己投稿或网络,本站无法确定每条信息或事件的真伪,信息仅做浏览者参考。

2、只要用户使用本站则意味着该用户以同意《美术网(Meishu.com)注册及使用协议》,否则请勿使用本站任何服务。

3、VIP会员可联系客服微信4081532免费修改或删除。